以下文章来源于CDA数据分析师 ,作者叶不凡
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,考生提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,有利于抓住就业机遇。
调查数据显示,中国考生志愿填报最关注学校!中国考生在志愿填报时,填报考量的因素依次是:学校(80.2%)、专业(66.4%)以及城市(53.2%)。目前,中国社会上对于学历价值的评判标准更多是凭借学校的实力和名气,其次是学校内专业的实力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学校的所在地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校的实力,更多人愿意提前进入心仪的城市就学,以便日后的就业或继续深造。
而在选择专业时,个人兴趣成为中国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,占比为61.5%,其次分别为是否为热门专业(58.8%)和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(40.6%)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,受访者缺乏报考专业认知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能力,无法辨别个人兴趣专业和热门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,因此需要综合考量专业发展机遇。
2022年中国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城市前三考量因素是:就业机会(70.4%)、离家远近(45.5%)、企业数量(40.4%)。疫情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,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,减少了就业岗位。
根据麦可思,2021 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 10 个专业中,绝大多数都需要编程技能。
其中,月收入最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,平均达到了7439 元/月,其次是软件工程,每月平均工资为 7205 元。
而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 2021》显示,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“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,平均年薪达到了 10.12 万元,比排在第二名的“金融业”要高出 22% 。
许多互联网大厂里,同部门中,985 名校出身、有三年工作经历的运营岗,薪资可能都赶不上刚毕业的普通学校技术岗。
从 2017 年起,不少城市,纷纷推出吸引人才的新政,通过放宽落户门槛、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来吸引大学生落户就业。
如今,三年已经过去,参与“抢人大战”的城市不断增多,但手段基本没怎么变化。
除港澳台,2021年大陆大学生最多的20个城市分别是:广州、郑州、武汉、成都、重庆、北京、西安、南京、长沙、石家庄、哈尔滨、南昌、上海、合肥、昆明、济南、杭州、天津、兰州、贵阳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的在校大学生囊括了本科生和专科生,部分城市专科生数量占了一半以上,由此带动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暴增。
这其中,广州、郑州、武汉、成都、重庆、北京6城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百万,为我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。
而在双一流院校排名中,而偌大的深圳,仅有南方科技大学1所双一流高校,而广州则有7所。
2021 年,全国高校排行榜中(不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),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北京,拥有92所高校(不包含成人大学)。而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却只有14所高校,远远落后。
其次是武汉,这座城市网罗了83 所高校,每年春运的武汉火车站都有成堆的大学生放假返乡。
在2021年,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南、山东、广东、江苏、四川,分别达到89.32万、78.1万、75.19万、65.2万、60.4万;在校生、毕业生人数排位也基本一致。(其中河南统计口径为普通高校学生数)
据统计,近10年,全国录取率增长约18个百分点,增幅达到24%。去年也是近5年来,全国高考“落榜”生首次降至100万人以内。
具体来看,在去年全国招收的1001.32万人中,普通本科招生444.6万人,职业本科招生4.14万人,高职(专科)招生552.58万人。其中,本科录取率为41.6%。
全国整体录取率提升的同时,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差距仍然不容忽视,尤其是竞争更为激烈的本科、名校的录取率。
这一差距有多大?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通过整理各省清华北大、C9高校、985高校、双一流高校、211高校相关录取数据发现:
2018年,清华北大录取率排名靠前的是三个直辖市:北京(0.603%)、天津(0.135%)、上海(0.098%),排名最后五位的省份是河北(0.016%)、广东(0.016%)、贵州(0.015%)、河南(0.014%)、江西(0.014%),后者与前者相差至少37倍;
双一流高校录取率排名靠前的是天津(6.076%)、北京(4.624%)、上海(3.882%)、吉林(3.600%),排名靠后省份是广东(1.388%)、江西(1.362%)、安徽(1.277%)、广西(1.167%)、贵州(0.873%),排名靠后省份与排名第一的天津相比,录取率相差至少4倍;
此外,从C9高校和985、211高校录取率来看,排名靠后与排名靠前的省份分别相差至少8倍和4倍。